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大眾網
|
海報新聞
大眾網官方微信
大眾網官方微博
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大眾海藍
大眾網論壇
山東手機報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
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
2021
大眾網
于明效
手機查看
strong>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閆明清 莊濱濱 于明效 上海報道
張明,籍貫山東淄博,醫學博士、碩士生導師、主任醫師,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。美國癌癥研究協會(AACR)會員,美國頭頸外科協會(AHNS)通信會員,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,中國臨床腫瘤學會(CSCO)頭頸腫瘤專委會委員,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頭頸腫瘤專家委員會委員,上海市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委員兼秘書。
“同樣的下咽癌患者,在別處手術可能失聲,但在我這里,經過保喉治療可能還會講話。作為一名外科醫生,就是靠這點小小的成就感,激勵著自己去進步!睆埫髟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,“醫生是個良心活!不做‘躺平’的醫生,F在醫院系統存在過度醫療和‘網紅醫生’亂象,一些‘網紅醫生’靠流量提升知名度,并不可取!薄渡綎|在滬精英訪談》——大眾網·海報新聞走近張明。
受親人病逝觸動學醫 出國深造攻下雙會員
張明:那時候很滿足,不覺得累;做外科醫生,內心要有對技術的饑渴感和成就的滿足感。
張明家里并沒有從醫者,父親與姐姐都是老師,因此高考時家人極力勸他報教育對口專業,但張明卻想成為一名醫生,所有志愿報的都是醫學專業,這種選擇,源于他的一個情結。初中時,張明非常喜愛的祖父得病去世,但祖父的病并不特別嚴重,只是因為基層醫療水平太低導致。這件事情對他觸動很大,他暗下決心長大后要當一名醫生,治病救人。
第一志愿報的是同濟醫學院,但被調劑到濰坊醫學院耳鼻喉專業。當時張明對五官科并不十分了解,只想去大內科、大外科!斑@個專業比較精致、比較難,覺得還是想去外科工作!币虼藦埫骺佳袝r曾給學校寫信、寄簡章,最終碩士就讀于同濟醫學院頭頸腫瘤專業,圓了外科醫生的夢。
張明讀博考進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,依舊從事頭頸腫瘤研究。頭頸腫瘤專業的全國博士生導師不超過5人,他的導師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耳鼻喉科系主任周梁。導師的學風和為人對他產生極大影響,他作為一名臨床型博士,跟著做了10個月的住院組。在周梁帶領和指導下,張明學會了開刀做手術,學會了管理病人、護理病人。
“那算是最艱苦的時候,已經結婚有孩子,卻顧不上陪伴,自己從來沒有周末,不是開刀手術就是護理病人!睆埫骰貞,“但很滿足,并不覺得累。我們這一撥人比較幸運,求學期間做了很多臨床工作,等到畢業時,手術已經很熟練!迸c現在的評價體系略有不用,在張明讀博期間,更注重的是臨床技能培養。
為提升科研方面突破能力,2014年5月,在導師安排下,張明作為高級訪問學者,到休斯頓(全美排名第一的機構)進行課題研究。美國導師對學術要求很嚴謹,一年半時間里,張明科研能力得到極大提升!皠偟綍r有語言障礙,各方面都有差距,每周都會開組會,綜合能力提高很多!睆埫髟诿绹陂g,幾乎每天都扎在實驗室里,健身是唯一的娛樂方式。
2015年,科研成績顯著的張明被入選美國癌癥研究協會(AACR)會員、 美國頭頸外科協會(AHNS)通信會員。張明介紹,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是推薦制,有兩個會員推薦即可;但美國頭頸外科協會的門檻很高,需要資深會員的兩封推薦信,目前國內取得該機構會員者,僅有五六人。
既;颊呱媛视直F渖钯|量 用小小成就感激勵自己
張明:做醫生對技術精益求精,同樣的下咽癌患者,在別處手術可能會失聲,但是在我這里,經過保喉治療后可能還會講話;醫生是個良心活兒,病人恢復好,自己就很興奮。
“畢業十幾年,做醫生很苦,自己到現在一直在看書,不斷學習,因為醫療技術、手術方式、理念更新太快,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!2017年,39歲的張明職稱已為正高級,但他仍然堅持周末值班、堅持每天看書學習。
每當遇到次日有大手術,張明頭一天必定精心準備,確保手術時保持最佳狀態。雖然從醫已經十多年,有著成熟的經驗和技術,但他仍然保留手術前一天復習相關手術知識的習慣,一方面是保證手術做到萬無一失,另一方面,臨床教學,想讓學生們學到更加精準的醫療知識。
“手術臺上,醫生對病人一律平等!睆埫鞒鲈\,從來不看病人的出身,不會戴有色眼鏡,“會考慮病人是否信任醫生,會對病人盡心盡力,如果不信任,手術效果會打折扣。我會明確告訴病人的情況,出具治療方案,達到預期效果,可以有效解決病人的問題!钡诙觳榉繒r,看到病人恢復得好,心里便滿滿的成就感,之前的疲勞便一掃而光。
張明介紹,之前下咽癌手術要把整個喉嚨摘掉,病人將永失“講話權”。為了提升患者生活質量,他開始潛心研究下咽癌保喉治療技術。經過幾年的實踐,目前保喉手段越來越豐富,現在皮瓣修復后,病人就可以正常講話。保喉手術意味著工作量增加,手術風險加大,但如果病人信任,希望保喉,張明還是會克服困難,盡量做到保喉成功。
一位50多歲的食管癌患者張平(化名),做完放療之后又發現下咽癌。按照醫學原理,下咽癌部位已侵犯食管入口,這種情況,胸外科認為做放療風險太大,于是張明針對下咽癌為患者做了保喉手術,恢復特別好,既進行了保喉,又保留了各項功能。同時從患者肩膀處移植皮膚,做皮瓣修復,美觀度也非常好。張平每年都會來復查,5年過去了,一直沒有復發和轉移。這也是讓張明非常得意的一個病歷。
因工作壓力大、飲食習慣、睡眠不好等原因導致咽喉炎慢性炎癥逐年增加,腫瘤病人也在增多,加上交通條件改善和醫院平臺的“虹吸”作用,安徽、江浙、江西在當地確診以后,來上?床〉娜嗽絹碓蕉。張明說,“2016年以后,我們科室喉外手術每年增加700余例,保喉手術量也在增加,說明我們在進步!
堅決不“躺平” 直指過度醫療、網紅醫生亂象
張明:醫學知識、技術更新太快,所以醫生要不斷學習,堅決不能“躺平”;這個行業也是良莠不齊,醫生就要有點追求,包括醫德、良心。
做醫生,很苦很累,但張明從未后悔做醫生!懊看伍_展新的術式,內心就有成就感!”如今張明依舊這樣,如果遇到一個沒見過的腫瘤病例,手術過程雖然很累,見到病人恢復很好,自己還是會很興奮。用他自己話說“運氣比較好,失敗的比較少”,但實際上,除學術的堅實支撐外,他堅持追求的是醫德和良心。
張明坦言,如今醫院也有“躺平”的醫生,下班之后不搞科研,更多的是把時間用在生活娛樂上。但在醫療領域,不能也不敢“躺平”,因為技術在不斷進步,理念在不斷更新,所以更加要求醫生要不斷學習與提升,才能夠緊跟步伐,以更高的醫術和更好的姿態去面對患者,服務患者。
“自己2017年剛晉升正高后,有段時間也曾有想放松一下,喘口氣歇一歇的念頭,但發現周圍人都在努力,做臨床不進則退,于是克服惰性心理,繼續研究課題,寫文章,帶學生!睆埫鞯娜粘R话闶前滋熳鍪中g,晚上改文章、討論課題,安排得滿滿當當。
“這個行業也是良莠不齊!”張明表示,現在醫院系統存在過度醫療和“網紅醫生”亂象,一些“網紅醫生”靠流量提升知名度,發布一些誤導信息。
采訪結束時,張明對想要從醫的年輕人提出忠告:“醫生要耐得住寂寞,必須對學醫有興趣,有熱情;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,不管哪個科室,都要有成就感;醫生的收入不太高,如果太看重錢,就永遠做不了好醫生!
相關鏈接:
張明,擅長熟悉耳鼻喉科各種疾病的診治,擅長聲帶病變、喉癌、下咽癌、甲狀腺腫瘤、腮腺腫瘤、咽旁間隙腫瘤等頭頸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治。曾在美國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頭頸外科研修。先后主持上海市科委、上海市衛健委及復旦大學等科研項目多項,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20余篇,其中SCI收錄6篇,曾獲上海醫學科技獎三等獎。
責任編輯:張明月